文化溯源 · 2015 年 3 月 3 日 4

我家过年的那点传统

一不小心这篇文章又放在为知笔记里半个月没动了,两个月没写几篇博客,正好写简历写得头疼,干脆先把这篇文章写完好了。我一直以一个不会说客家话的客家人自居,按照族谱当中的说法,祖上应该是清河张氏,大致是第二次衣冠南渡时南迁至福建,从张端到张衍(化孙公,子孙写您名字未避讳,老祖宗千万原谅我)居宁化,后迁上杭。

都说客家人比较保守,南下后大部分居住在福建、江西、广东的山区地带,所以语言才能保留得如此完整。但是我们这一支是个特例,从化孙公开始,张姓这一支重工商,子孙不断外迁,到现在全世界已经有上千万化孙公的直系子孙了。看来想要家族开枝散叶,还是得经商、向外殖民。

又是一年春节过去了,我就讲讲湖南浏阳湘赣边界一带的客家人吧。我家所在的那个小镇子叫做大围山镇,是几个乡镇合并的,原来的行政区划当中,就有个东门镇。东门古镇是个有历史的地方,古代这里被称为上东,离古代浏阳的县治官渡镇比较近,所以是个挺繁华的小镇子。客家人在清朝珠三角地区粤客争纷后内迁,我家这一支就是那时迁来的,据说离我有十代人了,大概两百多年前的样子。这两百多年里,客家人和本地的原住民(两广填两湖、湖广填四川后,很难再说是不是原住民)文化融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就算与浏阳的其他乡镇都不尽相同。

背景交代完毕,接下来就是干货了。 客家人极其重视祖先,所以过年除了团圆之外,祭祖也是一件大事。记得以前大年三十也是要去扫墓的,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年轻人都在外工作,所以年底祭祖这一项,并不强求到墓前祭拜了。一般吃团圆饭之前,准备香案、三牲酒礼祭祀列祖列宗就行了。意思就是祖宗们先吃饱,我们再开吃团圆饭。

浏阳是个因为水与火而闻名的城市,水是那一曲《浏阳河》,火则是浏阳花炮。鞭炮在浏阳的各种节日、红白喜事当中是不可或缺的,祭祖祭神要用到鞭炮,新年接春要用鞭炮,初一天亮时也要爬起来点上一挂鞭炮。

不过我感觉我们这一支客家人最不同的地方还是初一早上吃素的传统,据族里的长者说,这个习惯是在刚迁到浏阳时形成的,祖上说大年初一吃了斋,就相当于一整年都吃了斋 ,能够保佑一年到头清清洁洁,健健康康。除了吃素之外,大年初一起床后还要到屋外踏青,也是跟吃素一样的作用。

说实话,有时候我也在想,有些传统一代代相传下来,都不知道流失多少了,能够留到今天的,已经是文化精髓了。过年就求个吉利,求个平安,这些传统也没有必要打破。

4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